数智赋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2024-05-31 14:04:22来源 | 网络
2024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为中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何为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而“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时代前沿的新生产力,毫无疑问属于新质生产力。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来引领医疗器械行业的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如何真正助力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今天小编将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角度,跟大家一起探讨数智赋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文末附《全球医疗器械报告2024》获取方式
大数据时代催生了如今一种新的科研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
数据密集型科学最早由图灵奖得主、关系型数据库的鼻祖吉姆·格雷(Jim Gray)于2007年提出,在他生前的最后一次演讲中他提出“科学方法的革命”,并提出将科学研究分为四类范式,依次为实验归纳,模型推演,仿真模拟和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
其中,最后的“数据密集型”,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称的“科学大数据”。
2023年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了国家数据局,再次强调了大数据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也颁布了众多对大数据应用的指导政策,一步步将大数据资源推向市场化建设。
当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和医疗相撞,就延伸出了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人工智能+医疗”,以大模型数据在医疗领域灵活运用,贯穿“诊前-诊中-诊后”齐全医疗流程,用人工智能的手段全面赋能医学研究与创新。
如诊前的自助挂号、自助分诊、自助问诊;诊中的患者主诉语音识别自动生成病例初稿,用语音识别模型对环境、方言、说话人进行区分,运用Few-shot小样本知识库、API自动病例生成;诊后智能随访、健康宣教等。大模型在医疗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物联网(IOT)是互联网的延伸,医疗物联网(Internet Of Medical Things:IOMT)是IOT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通过感知和通信技术,将各类传感器、执行器、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流程与医院信息系统联接在一起,支持医疗服务、医院运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分析应用,从而实现医疗场景中人与物通信、物与物通信的网络。
医疗物联网可以实现医疗设备、智能终端、医疗基础设施等医疗生产要素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医疗业务的“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消除“信息孤岛”和“数据碎片化”,显著提高医护工作效率、医院科研水平以及病患就医体验。
随着医疗行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各种新型的医疗物联网终端和传感 器呈现爆发式增长。新型医疗物联网终端和传感器如电子体温贴、输液监护传感器、联网血压仪、护士手环、患者手环、穿戴式心电监护设备等不断发展,感知并采集医院内多维度各类数据。为了保障优质医疗服务持续供应,这些设备必须实时在线,并且数据可靠回传。传统医院网络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终端需求,各级医院建设实时感知、高效、安全、可靠的医疗物联网已成迫切之需。
为了保证医疗物联网应用设备数据回传的安全可靠,网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北京中关村水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深耕于医疗器械网络安全的检测与评估,致力于为医疗器械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并且经过了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CCRC)的严格现场审核,顺利通过了风险评估,荣获“风险评估三级”的CCRC证书。
获得CCRC的“风险评估三级”证书,不仅意味着在保护医疗数据安全、维护患者隐私、确保医疗设备稳定可靠运行等方面水木医疗网络安全团队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高标准,也展示了团队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挑战的能力,这也是水木医疗一直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
智能化机器人常用于辅助诊疗系统开发场景,通过开展云端智能机器人多模态融合AI交互与控制技术研究,突破机器人视觉、语音和运动等多模态融合AI交互等关键技术,依托机器人云端大脑和3D重建以及神经渲染技术实现了ICU数字孪生世界的构建,完成辅助诊疗机器人、辅助递送机器人和清洁消毒机器人的原型机研制。
智能医学工程是指以现代医学与生物学理论为基础,融合先进的脑认知、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探索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诊疗方法和临床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智能医学工程学科的目的是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创新,推动医疗领域的技术进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体验,并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医疗服务。
智能医学工程学科的核心是医学智能感知、医学大数据智能分析、医学智能决策、精准医疗和医学智能人机交互,将数智化的技术基础运用于医学领域,从而催生出新的医学领域。
智能医学工程学科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包括智慧医疗、智能医学影像、智能诊断、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药物研究等诸多领域,能够缩短研究周期、提高诊疗效率、提高诊断准确性。
如智慧医疗包括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家庭健康系统等,以高效的医院管理,极大降低医疗费用、医学大数据的可靠来源是初级阶段医院信息化建设关注的焦点;
再如智能医学影像,运用“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的手段,将原本医生看一张肺部CT需要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缩短至运用人工智能后几秒钟完成,3mm以内的小病灶,普通影像医生肉眼很容易遗漏,人工智能却很容易识别,不会因为情绪、疲劳等主观因素影响诊断。
“人工智能+医疗”的出现,对医工融合和医疗器械发展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以智能化技术引领医学领域的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扩展,相信数智化技术将继续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改变。
获取链接☟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全球报告”扫描二维码领取《全球医疗器械报告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