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干货 | 关于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的思考(一)
2021-03-15 17:00:00source | 网络
在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的考虑上,更偏向于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
▍ 01
对于治疗类器械而言,反映疾病变化的有效性评价指标可以是疾病临床终点(如死亡、残疾、功能丧失)、影响疾病进程的重要临床事件(如心肌梗死、骨折的发生),也可以是评价社会参与能力(残障)、生活能力(残疾)、临床症状和/或体征、心理状态等内容的相关量表或其他形式的定量、半定量或定性的指标,也可以是通过某些仪器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获得的某些客观数据或检查结果,主要包括病理生化等指标如病理检查结果、细菌培养、血脂、血压等。
▍ 02
对于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的选择,需要考虑一些共性的原则,包括可获取性、可操作性、代表性及其是否有临床意义。总而言之,主要指标应当是与研究目的有本质关联的,能够确切反映处理效应的观察指标,且应易于量化、客观性强、重复性高,并在相关研究领域已有公认标准。
▍ 03
定量指标指的是该指标能够以数值来表示变化特征,数值的范围如果是由分离的数值组成,该指标则为离散变量。如果该指标可以在区间内取任意值,则该指标为连续变量,如身高、体重、生存时间、血压等均为连续指标。
▍ 04
定量指标可以是相对于基线的绝对值,即治疗后和基线之间的差值(均数±标准差)比较;也可以是相对变化,如相对于基线变化的百分比(变化率)的比较。还有一种特别的定量指标是肿瘤临床试验中常用的如总生存期等。定量指标通常表现为生理生化指标、评价量表积分,需注意该类指标比较应该注意其组间差异不但需要有统计学显著意义,还需要有临床意义。如与基线比较血压的变化均值、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值和降低百分率等,如蒙哥马利-艾斯伯格抑郁量表(MADRS)、老年性痴呆使用的ADAS-Cog量表、更年期综合征使用的改良的Kupperman Index、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用IPSS评价量表等多使用与基线比较的变化值或变化率为组间疗效比较的主要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该类量表仅凭量表积分减分值或减分率无法确定其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有时,尚需要结合其他评价指标以确定其减少(分)值(率)是否有足够的临床意义。
▍ 05
定性指标指的是指标只能分类而无法测量,受试者的情况被分配到特定的分类或分组中,并且每一组中研究对象的数量是可以计数的。需要注意的是组内数据是否有次序,如果有,则该数据称为等级数据或有序分类变量,例如,有关疼痛严重程度的数据可以是等级数据。
▍ 06
在临床试验中,经常遇到直接使用疗效观测指标值或其变化(如变化值或变化率等)难于反映产品有效性的临床意义和上市价值情况,这时,为了较为准确判断产品有效性的临床价值,往往需要根据相关适应证及其临床试验目的、相关研究结果和/或专家共识,对其观测指标的有效性设定一个有效值和/或有效界值,根据确定的这一界值,把计量资料转化成二分类,如“有效”、“无效”两类。使用治疗结束时或治疗结束后随访到某一时间点达到这一有效界值或某一变化条件的患者比例组间比较作为有效性评价的方法。也可以将一个连续计量疗效观测指标以最低改善百分率等于或超过某一阈值(如“痊愈”或“临床控制”)患者的比例组间比较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如治疗结束时,类风湿关节炎症状体征ACR积分改善要求达到20%及以上为有效,要求比较组间ACR积分改善达到20%及以上的患者比例;银屑病主要疗效指标是以治疗后各组银屑病面积及严重指数(PASI)得分较基线至少改善75%的比例;比较脑卒中有效性疗效评价,一般要求以发病3~6个月时mRS评分达到0~1分的患者和/或BI积分达到95~100患者为有效,要求比较组间达到有效者的比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界值不是随意设定的,而是需要有相关适应证领域的共识和相关研究结果的支持。并且,在一个临床试验中,这种疗效评价指标应在临床试验设计方案中事先做出明确规定,而不能在临床试验开始后或临床试验结束后再确定。
▍ 07
一般不主张将定量指标简单的转化为多分类等级指标。这种转化缺乏科学性的基础,更不能事后随意划分截断点(计算痊愈率、愈显效率、有效性率、总有效率等)进行组间比较,以免导致I类错误率无法控制。
▍ 08
综上所述,无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都需要根据试验目的确定合理的评价方法。定性指标往往更能体现产品有效性的临床价值,因此常常将定量观测指标转化为分类的定性指标,也是近年来审评更愿意看到的,但有效性界值的确定需要有科学依据和相关适应症领域的专家共识,而不能随意设定。
▍ 09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指标是干预研究的样本量估算的主要参数,并且基于主要指标的干预效应验证,是判断研究目的是否获得验证的关键。对于医疗器械而言,样本量估算中器械效应往往来源于预试验数据以及同类产品临床研究数据,相关试验往往较少且质量不高,可能会难以反映产品效应,所估算出的样本量可能无法符合统计学要求。因此,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指标,严谨试验结论得出应当在试验结束后统计分析中根据主要指标及样本量推算出统计功效(1-β),以评价试验的可信度,这也意味着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但目前未能达到。
#参考文献 [1] 刘炳林.药物临床试验中疗效评价指标及常见评价方法[J].中国新药杂志,2016,25(18):2074-2077. [2] 刘炳林.药物临床试验中有效性指标的分类[J].中国新药杂志,2016,25(10):1103-1107. [3] 李雪迎. 临床试验的有效性验证——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9):581-581.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的观点和意见,均为作者个人意见, 本内容属于个人知识产权,受中国版权法律保护,经许可方能使用,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