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 中关村发展集团:与创新者共舞 与奋进者同行
2020-06-16 10:54:00source | 网络
中关村,无数科技创新创业者在这里“耕耘”,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延展着它的精神疆域。翻开中关村的历史,就像打开了一部中国近几十年的创新发展史。 从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到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战场”到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生力军”,中关村踩着时代的节拍,冲在创新变革的最前沿。这块土地上演绎了无数传奇故事,塑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创新生态,给人以无限启迪…… ▲ 6月15日,北京日报专版报道集团服务创新发展的十年成果。 在这片创新沃土中,中关村发展集团应运而生。十年来,集团耕耘中关村,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转化技术、构建生态,从“开发商”不断向“服务商”转型升级,主动承担起服务创新发展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致敬科技创新创业。 1 家国情怀成底色,一以贯之唯创新 十年,匠心孕育“创基因” 中关村大街旁,“生命,献给新技术开拓者”的雕塑依旧醒目。如果创新具有生命,作为与之同行的人,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它的抱负与担当。每每遇到关键时刻,更能感受到它的底色和灵魂。 岁末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中关村发展集团深知,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早日实现经济回暖也离不开创新驱动。作为服务科技创新创业的平台,支持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是集团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为此,集团积极为服务科技中小微企业减租降费,切实减轻他们的负担。累计为10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减租降费4000多万元。同时,还推出了“关心保”、“抗疫发展贷”等多种金融产品,为直接参与疫情防控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 集团服务企业百世诺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 与此同时,中关村发展集团发挥投资服务企业优势,通过捐款、捐赠物资、检测试剂盒研发、药物研发、医疗物资等多元化手段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据不完全统计,集团投资服务企业累积捐款4亿多元,捐赠各式口罩70多万套、检测试剂盒10多万份,10多家企业参与了诊断试剂和各类相关药物研发。这场战“疫”,凸显了作为“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相结合的“集成服务商”的重要性。 ▲ 集团服务企业一脉阳光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挺身而出靠的不是一时勇猛、更在于厚积薄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始终是中关村发展集团服务科技创新创业的立足点。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出将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0年4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精神,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重组设立中关村发展集团,用市场化的方式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引领创新。中关村发展集团的诞生之日起,就是肩负着使命而来。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4月在考察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时强调,建设创新示范基地要遵循创新发展规律,以高效的政府服务、有机的产业配套、先进的技术支撑,构建富有吸引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 十年来,中关村发展集团遵循创新发展规律,不断深入理解构建“创新生态”的丰富内涵与内在逻辑,始终从首都发展的迫切需要入手,思政府之所想、急企业之所需,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出发,从弥补北京创新生态的主要短板出发,在产业组织落地、科技金融服务、共性科技服务、协同创新网络建设等方面不断突破,加快从整合要素向开放服务升级、从物理汇聚向化学反应转变、从“推着企业走”向“陪着企业跑”转型,着力打造政策性、普惠性、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服务体系。十年来,累计服务科技企业近6万家次。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关村发展集团的系列实践体现了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一大制度优势。在发挥“市场之手”过程中,集团促使创新要素不断有机流动、碰撞、聚合、再生,形成中关村独特的生态系统,传承发展了中关村的创新基因,让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在这里活力奔涌、尽情绽放,探索走出了一条国有资本驱动创新的“新时代中关村之路”。 2 业由才广担使命,只争朝夕育创新 十年,贴心打造创新生态集成服务 如今,中关村发展集团已形成了集空间运营、产业投资、科技金融、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业务体系,并通过国内协同、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链接资源,助力一批科技创新创业成果“自然生长”,不断向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迈进。 让高精尖产业“安家落户”“大展宏图”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众多有理想抱负又信心满满的开拓者们希望找到自己的根据地和主战场,技术研发、市场开拓、模式创新已然充满挑战,他们迫切需要一位“贴身服务管家”。中关村发展集团“以双创主体为中心、与双创主体共成长”的运营理念,正在为这些企业打造出一个个贴心的“管家”。 全程服务支持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在怀柔科学城落地,搭建纳米能源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持续服务支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国家和北京市重点科研机构在中关村科学城落地发展。发挥综合服务优势,先后投资服务了王晓东、施一公、饶毅、谢晓亮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科学家领衔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在京转化落地发展……中关村发展集团正是通过搭建产业组织服务平台,在垂直细分领域整合产业资源、打造产业生态,促进高精尖产业项目集聚发展。 “安家落户”后的高精尖企业也得以“大展宏图”。中关村发展集团运营的成熟园区地均企业收入、每万人专利授权数、人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分别是中关村示范区平均水平的2.5倍、2倍和1.8倍。2019年,中关村软件园以2.63平方公里面积实现企业年收入2869.8亿元,约占北京市信息产业总收入的1/4。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企业总收入也达到1994.5亿元。 金融支持为“硬科技”成长持续“造血” 亿华通是国内氢燃料电池产业化起步较早的领军企业。2017年初,亿华通准备新建全球第一条氢燃料发动机生产线,设计产能2000套/年。批量化生产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产业化应用尝试属于全球首创,没有先例可循。在此情况下,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中关村科技租赁,通过对亿华通所处的行业及其自身发展阶段作出初步判断,为亿华通量身定制了直接租赁方案,支持亿华通采购全套设计产能2000套/年的氢燃料电池生产线装备及进口的检测设备,通过租赁的杠杆加速了产业化进度,提前将产品推入市场,当年就有氢燃料发动机在新产线上成功下线并且实现批量销售,为亿华通在氢燃料电池产业的竞争格局中抢占了率先实现产业化的先机。 ▲ 集团投资企业亿华通生产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在社会资本往往不敢“首吃螃蟹”的“硬科技”领域,中关村发展集团作为承担特殊使命的服务平台,一直以来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源源不断的“耐心资本”。 针对部分商业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追求“赚快钱”、缺乏耐心的问题,中关村发展集团构建了包括天使联盟、创业投资、产业投资、上市企业服务等全周期资本服务体系。截至2019年,累计参与设立基金125支,总规模1250亿元,在京投资企业1810家,形成产值2040亿元,占北京市高精尖产业总产值的33%。其中,支持形成独角兽企业15家、上市企业49家。 针对中小微科技企业现金流不足、缺乏抵押物、风险高等特点,创新推出科技担保、科技租赁、科技信贷等科技金融服务,为双创主体“解危济难”。累计为5万多家(次)企业提供超过3000亿元融资支持。服务企业中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897家,其中,中关村示范区企业591家,占中关村示范区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总量的33%。 完善的科技服务链条让创新者心无旁骛 全周期、一站式、管家式、专业化服务……中关村发展集团多层次建设和引入若干具有基础性、准公共性、正外部性特征的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围绕技术、孵化、信息、人才和配套服务等关键服务,建立核心业务层、战略投资层、合作资源层、大数据平台等要素组成的圈层服务体系,为创新生态注入优质服务资源,唤醒“沉睡”的科技成果。 以中关村发展集团投资打造的医疗器械工程优化服务平台为例,该平台为医疗器械企业提供“医疗器械工程化设计+检验认证注册+临床CRO+垂直流通+基金”服务,解决行业痛点,提升国产医疗器械的竞争力。“我们是把以前在医疗器械研发、注册、检验、临床和监管的技术和工作经验前移到企业研发的全流程。”该平台创始人表示,系列服务可为企业提前“量体裁衣”,让研发的医疗器械真正成为可临床使用的可靠产品。 ▲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开放实验室 近两年来,中关村发展集团通过战略投资、合作设立、外部引入、大数据链接等方式,多层次建设和引入科技服务机构,形成10余家共性服务平台、专业服务平台、创新型研究机构、硬科技服务平台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让技术专家、领军人才或创业团队专注于擅长的事情,提高创新创业效率。今年,中关村发展集团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推出中关村易(e)创线上服务平台,集成政策、产业、人才、金融、知识产权等八类服务包,为中小企业提供全周期、一站式的管家服务。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提出“防控疫情智能园区解决方案”,打通政府纾困政策“最后一公里”,为助力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做出贡献。 ▲ 中关村易(e)创线上服务平台 国内协同、国际合作,创新“朋友圈”正释放潜能 2019中关村论坛里思想激荡、科技展厅里触碰未来。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在北京共同探讨全球科技未来趋势,一系列全球首发的前沿科技为人类推开未来之门。这一备受国人瞩目的论坛,是中关村发展集团近些年加强协同合作、联通中外资源的一个“剖面”。 ▲ 2019年中关村论坛开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大背景下,中关村发展集团高标准做好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积极对接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筹建,稳步推进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等重点合作项目建设,在京内外打造“类中关村生态”,帮助企业做长产业链拓展发展空间,形成“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的协同创新效应。近两年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领域21个外埠创新项目在集团支持帮助下落地北京。 集全球智慧、向海外引智。中关村发展集团在美国硅谷、波士顿、德国海德堡、以色列特拉维夫等全球创新高地,通过“创新中心+创新基金”的“离岸孵化器”模式,发现原创新技术,寻找颠覆性项目,通过市场化方式,为创新生态注入国际化活力。截至2019年,集团设立4个中关村海外创新中心,参设海外基金6支,海外孵化和投资项目超过400个。2020年1月,集团首次成功发行3亿美金境外公募债。募集资金将用于海外创新中心建设、科技股权投资、资本运营等用途。 3 因势而为把方向,力争超越再创新 十年再出发,书写服务科技创新创业新篇章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临大势贵在顺而有为。 中关村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改革”与“创新”的双轮驱动。政策不断破冰形成的推力,石墙不断打破释放的活力,上下贯通形成的合力,市场经济带来的源泉活水,把中关村浇灌成一片神奇的土地。 面对北京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形势和要求,2018年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改革转型。2019年9月2日,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推进中关村发展集团综合改革的方案》;同年11月7日,北京市政府批复原则同意《关于推进中关村发展集团综合改革的方案》。“方案”提出,集团的使命是“助力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路径是“轻资产、强服务、活机制”。 这既是对中关村发展集团改革转型的要求,同时也是送给广大科技创新创业者的一份诚意厚礼。 为了向科技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产品,中关村发展集团正聚焦北京创新生态亟需的关键科创服务,全力打造中关村社区、中关村资本、中关村金服、中关村科服四大服务品牌,着力构建全周期、一站式、管家式的集成服务能力—— 通过构建“空间+投资+服务”中关村社区运营模式,增强园区共性专业服务功能,有力支撑北京“三城一区”建设和中关村“一区十六园”高质量发展。 通过塑造中关村科技服务品牌,着力补齐科技创新共性服务短板,提升营商环境服务、共性技术服务、应用场景服务等共性服务能力。 通过塑造中关村资本品牌,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耐心资本”供给,以股权为纽带,从全球全国发现、遴选、引导优质创新企业、高精尖产业项目和科技服务机构在北京落地生根。 通过塑造中关村金服品牌,着力缓解双创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围绕双创主体需求延长金融服务链,构建全生命周期的融资解决方案。 随着这些举措的推进,中关村发展集团的创新生态集成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服务手段也将更加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这里,将会是更多科技创新创业者的造梦空间,也会成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中关村发展集团生于创新、为了创新、依靠创新。让有创新梦想的人心无旁骛投入到创新事业中,是集团的价值追求。十年守护创新创业生态,十年见证创新成长历程。中关村发展集团有幸站在了中国创新创业的最前沿,有幸成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亲身参与者。